一、个人简介
      王继平,男,汉族,籍贯湖南省双峰县,出生地湘东钨矿,中共党员。现任湘潭大学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兼任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副会长、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会区域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,湖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。
  二、学习经历
  1978年3月-1981年12月  湘潭大学历史系77级历史专业,本科。
  1984年9月-1987年7月  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84级硕士研究生。
  三、工作经历
    1975年3月-1978年2月  湖南省茶陵县 下乡知青。
    1982年1月-1984年8月  湘潭大学历史系助教。
  1987年8月-1993年4月  湘潭大学历史系讲师,中国近代现代史教研室主任。
  1993、5-1995、3  湘潭大学历史系副主任(期间1993-2020兼任湖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;1993年起任硕士研究生导师)
  1995年5月  湘潭大学教授、历史系主任。
  1996年5月-1998年9月  湘潭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
  1998年10月-2005年2 月 湘潭大学研究生处处长、学位办主任。
  2004年6月  博士研究生导师。
    2005年3月-2015年8 月  湘潭大学副校长(其间2007-2020兼任中国      史学会理事;2012-2017兼任湖南省第八届社科联副主席)
  2015年9月-2019年12月  湘潭大学历史系。
  2020年1月-2022年3月  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。
  2022年3月-    幸运28-幸运28官网
。
  四、研究方向
  中国近现代史;中共党史。
  五、教学科研成果
  1、课题(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、教育厅项目略)
  1)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“胡林翼年谱长编”21FZSA001;主持。
  2)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点项目“中国共产党文化抗战史研究”(1931-1945)18ADJ006;主持。
  3)国家社科基金年度一般项目“近代湖南乡村社会研究(1840-1949)18BZS080;主持。
  4)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“晚清人才地理研究(1840-1912)”09FZS006;主持。
  5)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项目“长株潭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(1840-1949)”;2012年,主持。
  6)教育部人文社科年度项目“湘军集团与晚清湖南研究”;1998年,主持。
  7)湖南省十四五重大学术文化专项项目“湖南近代学术通史”,2021年,主持。
  8)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“湘学志研究”,2013年,主持。
  2、论文(2015年以来,此前略)
  1)湘淮军与区域文化,《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》2015年第5期;
  2)论近代湖南城市现代化之变迁,《湖南社会科学》2016年第5期;
  3)论1895年——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,《湘潭大学学报》,2016年第5期; 
  4)晚清湘学发展的县学因素,《安徽史学》,2016年第第3期;
  5)论湘学及其学术谱系,《船山学刊》2016年第2期;
  6)太平天国时期的湖南乡村社会,《求索》2016年第3期; 
  7)论谭嗣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,《湖湘论坛》2016年第1期;
  8)论土地革命时期湖南革命根据地的乡村社会建设,《湖湘论坛》,2017年第5期;
  9)论清末民初湖南绅士阶层的分化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,2017年第3期;
  10)太平天国时期湖南各地的起义与湖南乡村社会》,《湘潭大学学报》,2017年第4期;
  11)晚清湖南乡村社会分层及其流动,《求索》,2017年第5期;
  12)蒋翊武与湖湘文化精神,《船山学刊》,2017年第5期;
  13)论国民政府时期湖南的乡村社会治理,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》,2018年第3期;CSSCI来源期刊,《新华文摘》2018年第20期(网络版)全文转载。
  14)论近代湖南乡村家庭变迁,《湖南社会科学》,2018年第1期;
  15)论民国时期湖南学术的发展及特点,《船山学刊》,2018年第1期;
  16)民国时期湘中地区乡村经济,《求索》,2018年第4期;《新华文摘》2018年第20期全文转载。
  17)晚清湖南乡村治理与乡村自治,《人文论丛》,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,武汉大学出版社,2018年第1期(总第29期),
  18)晚清湖南乡村社会组织与社会动员,《近代中国》,2018第2期(总第28辑),上海中山学社编,上海社科院出版社,2018年7月;
  19)湘军与晚清湖南乡村社会,《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》,2018年第1辑,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。
  20)论近代以来湖南与湖南人形象的构建,《地域文化研究》,2019年第2期,2019年3月。
  21)民国湖南乡村社会组织的转型与发展,《湘潭大学学报》,2019年第2期; 
  22)论近代湖南的乡绅阶层,《暨南史学》,第18辑,暨南大学出版社,2019年5月;
  23)论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抗战中的贡献,江西社会科学,2020年第10期;
  24)论文化抗战的概念、范畴及其发展阶段。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,2020年第2期,《新华文摘》(网络版)2020年第18期全文转载;
  25)从抗战文化史到文化抗战史:学术史、概念及范畴,《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》,2020年第2期;
  26)论清末民国时期湖南乡村日常生活变迁,《湖南社会科学》,2020年第5期; 27)太平天国时期的湖南社会变动,《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》,2020年第1辑;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20年8月;
  28)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湖南文化抗战,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,2021年第2期;
  29)文化抗战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,史学理论研究,2021年第3期,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》摘要3000字;
  30)刘崐生卒年月、遗文及事实考,《船山学刊》2021年第2期;
  31)湖湘文化的流域视角,《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》,2022第1期;
  32)文化抗战与中国文化地理变迁,《湖南工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》2022年第4期。
  33)论抗战时期文化人的贡献,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》,2022年第2期;
  34)太平天国起义前后清政府的应对 ,《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》,2022年第1辑;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22年8月;
  35)抗战时期湖南的乡村建设和人才培养,《船山学刊》,2022年第3期;
  36)十八大以来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述评,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》2022年第3期。
  3、著作(独著,其他略)
  1)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纲,广西人民出版社,1991年。
  2)嬗变与回归: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参与意识和模式研究,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,1995年。
  3)幻灭与新生:戊戌维新与中国法制的现代进程,北京燕山出版社,1998年初版;2009年再版;
  4)转换与创造:中国近代文化引论,湖南人民出版社,1999年。
  5)湘军集团与晚清湖南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2年。
  6)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3年。
  7)中国近代文化导论》,湖南人民出版社,2004年。
  8)服饰文化学,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,1998年。
  9)荷叶塘丛稿,新星出版社(韩国),2003年。
  10)王继平自选集,湘潭大学出版社,2016年。
  11)近代湖南乡村社会研究(1840-1949)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1出版。
  12)中国共产党文化抗战史(1931-1945),学习出版社。
  4、获奖(省级及以上)
  1)湖南省第一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(集体奖,排名第三),1992年;
  2)湖南省第四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(个人奖),1997年;
  3)湖南省首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,2000年;
  4)湖南省“五个一”工程奖一等奖(集体奖,排名第三),2001年;
  5)全国 “五个一”工程奖(集体奖,排名第三,不分等级),2001年;
  6)湖南省第二届优秀社会科学基金成果奖二等奖(个人奖),2004年;
  7)湖南省第七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(个人奖),2004年;
  8)湖南省第七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(集体奖,排名第三),2004年;
  9)湖南省第八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(个人奖),2006年;
  10)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,2022年。
  六、联系方式
  办公室: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大楼417室
  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